9月16日,巴中经开区南江园区内,三一硅能·南江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智能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在高度自动化设备的帮助下,玻璃上料员仅需将玻璃面板放到指定位置,机械臂就能够精准地托起,完成玻璃上料工序。这条光伏组件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在线股票配资官网,一块块能将阳光转化为绿色电能的光伏组件陆续走下生产线。
技术赋能
电池片转换效率处行业领先水平
今年6月,占地2万平方米的基地正式投产运行,作为三一集团在西部地区布局的首个新能源产业基地,该基地正以先进制造技术和全产业链布局,致力于打通“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微电网”核心链条,实现光伏主材自主可控,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工人通过AI协助开展EL检测
从一片TOPCon光伏电池片到一块高效双面双玻组件,需要经过激光划片、串焊、胶膜裁切等14道工序。TOPCon光伏电池片作为组件的“心脏”,承担着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重任。
展开剩余59%“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TOPCon电池技术,结合半片工艺和双玻层压技术,使产品使用寿命从25年延长至30年。”基地组件工艺技术负责人王升敏手持一片电池片介绍,“通过这些技术,电池片转换效率达到26.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全链布局
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基地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华能华电等大型电站,同时也出口非洲、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投产以来,我们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当前每月可产出83兆瓦组件,126名员工正为订单交付全力以赴。”基地生产负责人廖凯介绍。
目前,基地70%以上的原材料采用集团自产电池,具有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三一硅能还在巴中注册成立三一绿能(巴中)有限公司,进一步健全清洁能源产业链条,与我市产业发展规划深度融合。
排版机器人正在进行精确定位排列作业
展望未来,三一集团还将在巴中同时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绿色矿山光伏及农光互补等项目,打造风光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极大推动巴中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地区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区域性的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立足巴中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我们肩负重要责任。”基地负责人朱松康表示,“当前,正处于产能快速爬坡的关键时期,全体团队凝心聚力、攻坚突破。未来,我们将以更优质的成果为巴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出基地生产车间,迎面是一片翠绿,这座现代化光伏组件生产基地矗立在群山间。基地生产的一块块高效双面双玻组件正源源不断地发往全球各地在线股票配资官网,将绿色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点亮巴中绿色发展之路。
发布于:北京市卓信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